12月8日晚19点30分,第十一次人文思跃系列讲座在X8215举行。为我们带来本次讲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。杨慧林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,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、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、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等,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宗教学领域的研究。讲座由中文系徐行言教授主持,王长才、余夏云等部分中文系教师出席了讲座。
杨慧林教授以一首马拉美的诗歌《A DICE THROW》(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)开始了他的讲座,诗歌中被法国哲学家巴丢英译的句子“Nothing took place but the place”(除了发生什么也没有发生)、杨慧林教授进一步提出的《圣经》中的“I AM WHO I AM”(我是自有永有的)和海德格尔关于“what is being”的句子展示了诗人的思想对于哲人的启发,并由诗中出现的“take place”一词引出了讲座主题中的“发生”。
杨慧林教授说到,由于2019年将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比较文学大会英文名的翻译,出现了究竟是该选择“world literature”还是“literatures of the world”的争议,最后的决定是“literatures of the world”。然而,杨慧林教授提出,“世界文学”和“世界的文学”仍是有很大的差异的,“世界的文学”可以说是关于多样性的描述性概念,暗示着人类精神的多样性,呼唤着“他者”的独立出场;而“世界文学”的核心命意,当在于其所表达的关联性,则可能成为进一步切入文学问题的思想工具。杨慧林教授为论证这一观点,进一步谈及了美国汉学家柯马丁教授“非己”亦“非他”的态度和“超越作者的期待视野又并不融入任何其他的期待视野”的观点,阐释了“世界文学”是有生成性的解释工具这一观点,用柯马丁的话说,即“世界文学”的观念既是在“文化之内”开启“差异”,又是在“文化之间”发现“亲和”。杨慧林进一步说明此种理念时,说到即“放弃实际身份,但不建立新的身份”。而与柯马丁论及的“阅读模式”相应,杨慧林提及了达姆罗什的观点,“世界文学并非既定的经典文本,而是一种阅读模式,一种参与自身时空之外的世界之形式。”杨慧林还讨论了德国弗雷泽(Matthias Freise)的观点。弗雷泽提出“世界文学”作为思想工具性的可能作用,详尽阐释的“世界文学的关联性观念”,所谓“世界文学”,“其实质在于一系列关联,也正是产生于这些关联”。在此基础上,弗雷泽进而提出了一个堪称警句的命题: “世界文学并不存在,而是在发生”。如此审视“世界文学”,它已不是文学生产的现象和结果,却是一组相互生成的“文学行动”(act of literature)。由“文学行动”一词,又引出了德里达《文学行动》的文集,讨论了回到名词的“生成”及其“语义”,通过“行为性关联”还原意义的过程。之后,杨慧林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诗歌《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》,巴丢在引用马拉美的诗句之后,是对“事件”予以界说:“事件是不及物的 ”,一旦“出现”亦即“消失”。最后,杨慧林教授做出了总结,“从‘世界文学’到‘文学行动’的讨论,其实亦是将对象性的存在重述为一种关系结构; 有如‘世界文学并不存在’,‘世界文学’这一工具性概念却使‘正在发生’的‘文学行动’成为‘主体’和‘他者’之‘关系性存在’的绝佳样本。比较文学的深层意蕴,也许始终要与人文学的思考相互激荡,因而我们仍然可以说:‘除了发生,什么也没有发生。’”。
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,对在场同学提出的关于“比较文学”的“危机”、“非学科”等问题,杨慧林教授也认真回答,并作以更多补充。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。